?
眾所周知,溫度越高,臭氧污染越嚴重,高發時段一般在5-9月。在5月15日生態環境部召開的4月例行新聞發布會上,生態環境部大氣環境司司長劉炳江指出去年7-9月,全國多個省份出現高溫少雨的氣象條件,導致臭氧濃度同比大幅提升,超標天數明顯增加。
?
?
由此可見,2020年夏季,對臭氧污染問題仍不能掉以輕心。降低夏季臭氧污染影響,生態環境部將組織開展夏季臭氧污染防治監督幫扶工作,具體開展安排如下:
?
?
擬于5月中下旬,對河北、山東、江蘇、安徽、河南5個省的部分城市開展專題調研,了解各城市夏季臭氧污染防治工作情況;
?
?
從6月份開始,將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汾渭平原、蘇皖魯豫交界地區、長三角地區、長江中游城市群等區域為重點,對揮發性有機物排放量大、臭氧污染防治壓力大、環境空氣質量改善目標進展滯后城市,開展夏季臭氧污染防治監督幫扶工作。
?
?
藍天保衛戰收官之際,更要攻堅PM2.5治理和臭氧污染治理,繼續推進四大結構優化調整,推動PM2.5和臭氧協同治理,實施夏季揮發性有機物治理攻堅。
?
?
治理臭氧污染仍要從污染成因來進行關注。拋開全球來看,臭氧前體物是氮氧化物和VOCs,我國現在這兩種污染物的排放量還是居高不下;另一方面是由于降雨量大幅度減少,這種天氣條件有利于臭氧生成。
?
?
從源頭減排是可控的治理措施之一。主要是很好的控制氮氧化物和VOCs的排放,只要持續減排,長期看會把臭氧濃度逐漸控制下來,我國當前臭氧生成主要是VOCs控制型的,今年我國臭氧污染治理也將從這進行突破。
?
?
對此,劉炳江表示,今年將會針對臭氧污染開展VOCs攻堅行動,這也是今年大氣污染治理和2019年相比變化*大的一點。
?
?
將從“三個精準”展開治污,即時間上確定臭氧污染嚴重的夏季(6月-9月);空間上將重點放在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地區、汾渭平原、蘇皖魯豫交界地區;行業上重點針對石化、化工、工業涂裝、包裝印刷以及油品儲運銷等。對于易燃易爆的物質,生態環境部綜合考慮后制定了五大指導措施,力爭治理和利益雙豐收。
?
?
臭氧污染治理重點區域為啥多了個蘇皖魯豫交界地區?蘇皖魯豫恰恰是長三角和京津冀周邊兩大大氣治理重點區域的連接帶,該地區緊鄰“2+26”城市和長三角地區,相比影響反映著空氣質量情況。
?
?
根據數據顯示,蘇皖魯豫交界地區已成為全國污染嚴重的地區之一,該地區集中了近8000萬噸鋼鐵、4000萬噸焦化、1.4億噸水泥、1.1億噸石化產能,區域煤炭總消費量達到3.2億噸,運輸結構方面以公路運輸為主,鐵路貨運量不到7%,柴油貨車240多萬輛,且該地區大氣污染治理工作起步較晚,基礎薄弱。
?
?
綜合考慮下,今年決定推動蘇皖魯豫交界地區22個城市建立大氣污染聯防聯控機制。
本文轉載自環保在線,內容均來自于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內容版權歸屬原作者及站點所有,如有對您造成影響,請及時聯系我們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