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科技部發布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先進結構與復合材料’等重點專項2022年度項目申報指南的通知”,氫能技術也在其中。通知明確,相關項目申報擬啟動24項指南任務,安排國撥經費4億元。
?
?
政策層面,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聯合編制的《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亦提到,將從加大氫能產業自主創新力度、加強氫能關鍵技術的挖掘與儲備等多方面著力,推進我國氫能產業持續向好發展。
?
?
突破氫能制備、儲運、應用上的技術關卡,正成為解除這一清潔能源推廣限制的關鍵。這一點上,國內外看法出奇的一致。美國、歐盟、日本等也已相繼明確了各自的氫能技術發展路線圖。且近期,氫能技術方向頻頻有好消息傳來:
?
?
?、贇淙剂想姵赝粐型?!有消息稱,帝國理工學院已經開發出一種新的氫燃料電池,使用鐵、碳和氮合成催化劑,代替原來的較為稀有的鉑,還能保證在高功率下運行。
?
?
?、诔宓蜏貎涔?,或能讓氫燃料飛機航程提升4倍!國外某公司實驗室聲稱,其已經研發出一種由石墨纖維復合材料和其他材料制成的超輕量級低溫罐,單體可容納近150公斤額氫氣,如能順利實現,將使得清潔燃料飛機的航程達到同類噴氣燃料飛機的4倍。
?
?
?、勖毠芄╇婋娊獠?,將綠氫成本降至1.5美元左右/公斤。這一進展由國外某公司提出,如按照它所描述的,氫氣在電解階段的效率就將有巨大飛躍,對實現綠氫“降本”有著重要意義,甚至能達到和灰氫、藍氫等競爭的程度。
?
?
?、苌镔|光伏-電催化轉化耦合產氫取得重要進展,有效提高電解反應的持續性!中科院團隊基于耦合催化理念,開發了一系列耦合催化新技術和新材料,使得制氫不需要昂貴的質子交換隔膜也能完成,且產氫效率也遠高于直接光催化分解水產氫。
?
?
?、菪麓呋瘎┳寶錃馓崛「p松,打通儲用堵點!國外某能源實驗室為突破氫能儲用提供了一個可行的方案,通過氮和碳組成催化劑,即使在室溫中也能進行氫氣的取用,為氫燃料電池提供更大的電荷。
?
?
曾有業內人士對國內外主流氫能技術做過對比,他指出當前國內氫能發展技術突破已經非常迅猛,但距離國際先進的技術水平還存在一定的差距,諸如技術路線不成熟、實用性不強等等,想要實現大規模市場化,仍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不過,伴隨氫能的補貼與鼓勵政策逐漸被提上日程,從制氫到儲運氫再到應用氫,有望迎來大范圍的更新與成長。
本文轉載自環保在線,內容均來自于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內容版權歸屬原作者及站點所有,如有對您造成影響,請及時聯系我們予以刪除!